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最新版及现在上海动迁政策规定

公有住房,即国家、集体所有的住房,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居民通过与房屋所有人签订租赁协议,获得承租地位,按约缴纳租金,并获得房屋的使用权。

不同于产权房屋有着清晰明确的产权权利人,公房一般仅在公房租赁凭证上登记房屋承租人,而房屋的实际使用、管理、收益人却可能另有其人。及至公有房屋被政府征收,该公有住房的征收补偿利益归属往往会引起家庭内部较大的争议。

《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明确规定:

公有房屋承租人所得的货币补偿款、产权调换房屋归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共有。

因此,公房征收补偿利益应归于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而并非由房屋承租人一人独占共同居住人的认定标准则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法律概念,虽有各类法律指导性文件予以规范,但还是难以对应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具体情况及家庭结构。同时,法律实务中还经常会遇到承租人已经离世、承租人变更程序存在瑕疵、户籍不在册但实际居住等特殊情况,需要区别对待。

正因上述原因,在遇到房屋动迁征收时,公有房屋的征收补偿利益户内分配极易产生争议,进而引发家庭内部矛盾

上海市公有房屋征收补偿利益户内如何分配

就本市公有房屋征收补偿利益户内分配的一些原则性法律问题,现归纳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晴天暖阳
上一篇 2025年6月19日 07:55
下一篇 2025年6月19日 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