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暂定在本市已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在本市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能提供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违反规定购房的,不予办理房地产登记。
总结一下:上海户籍以家庭为单位可以买2套住房,非上海户籍家庭只能买1套住房,而且还要有2年内满1年的税单或社保。
这里面的关键词很多:
1、家庭包含那几个人?
答:夫妻双方+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算另外一个家庭
2、外地有房,会有影响吗?
答:不会,目前没有联网,只看在上海的住房情况;如果上海有住房网签也会认定家庭名下有住房的。
3、上海人成年单身和外地人单身可以购房吗?
答:上海户籍单身可以购买一套,外地户籍单身执行之初是可以购买的,后来升级为外地户籍单身带未成年子女可以购买,知道现在这个政策目前只有浦东新区可以操作。
4、2年内累计满1年的社保或税单,中间有断交可以吗?不满1年怎么办?
答:只要2年内累计有12个月的税单就可以了,中间断了也没关系,0申报的也可以,至少是有税单的。不满的怎么办,让单位补缴呀!没说补缴的不认呀!现在补缴的已经不行了,但是好像有其他办法。
当时出台这个政策之前,上海的二手房交易市场是异常火爆,我那个时候还在做二手房交易,一个客户年初买的房子,年末的时候又见面了,房子卖了,而且价格翻了一番。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
但是这个政策一出,有3个月左右市场平静下来了,但是好景不长,交易量又起来了,一方面原因是赶上了牛市,随便买哪里到年底都会涨的,所以有了前车之鉴,加上又限制了很多人买,我们国人的风格就是“跟风”,听说买房子赚钱,那就买吧;就像这几天的股票一样,7月份之前建仓的,现在闭着眼睛赚钱。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很多非户籍家庭因为补缴税单可以使用购房,所以又回到了限购前的情况,影响不大。
后期陆陆续续有出台了进一步收紧限购的政策:
2012年6月21日,执行非上海户籍单身限购,而原来是不限购的。
2014年11月8日,非上海户籍在上海购房由2年内满1年的税单或社保,改为3年内满2年的税单或社保。(这个时候补缴的税单或社保还是可以用的,大部分选择补缴社保)
2016年3月25日,政策又进一步收紧,要必须连续满5年的税单或社保,签约前63个月内满60个月的税单或社保。(补缴不认)
直到2016年出台加强版限购,这个限购版本执行到现在:

下面给大家解析限购政策的细节
1、客户购房时是男女朋友关系,双方均具有购房资格,审核时应按几个家庭审核?注意事项有哪些?
1)按2个家庭审核
2)在交易过程中,双方的婚姻关系不能发生改变。
1.1、资质认定时是已婚状态,过户前若出现离婚情形,是否需要重新进行购房资质审核?如需要,则还需注意什么?
1)需要
2)注意事项:
①看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书中对未成年子女归属的约定,如果未成年子女归购房人家庭,那么资格审核时需要将未成年子女放到购房家庭当中进行审核;
②婚姻状况发生变化后,需变更买卖合同日期同时确保购房人仍拥有购房资格。
1.2、签约时,若申请人在孕期,且预产期在过户前的,要注意哪些事项?
1)如果小孩在过户后出生则无任何影响,
2)如果小孩是过户前出生:
若能等产权转移登记完毕后,再为刚出生的孩子上户口,则无影响,
若在产权转移登记前上户口,但未办理任何流程,则按现状提供家庭材料正常办理;
若在产权转移登记前上户口,之前已办理完成的房产税认定及住房认定流程需要撤销,并重新办理。
1.3、客户住房套数的认定时效和有效期分別为多长时间?
1)客户名下住房套数通过交易中心进行查询,5个工作日出结果;
2)住房查询结果有效期为3个月(以住房查询结果单上的时间开始计算时间)。
2.1限购前和父母共有的房屋如何界定是否算购房套数?
限购政策前沪籍购房人各自和父母共有2套之内住房提供关系证明,可不计入限购房屋套数。
注:关系证明包含以下几种,提供其中之一即可
①父母有一方为户主的户口簿;
②出生证明;
③独生子女证;
④户籍证明(备注写母***身份证号、父***身份证号)
2.2.沪籍家庭购房的限购政策
2.2.1何为沪籍家庭?沪籍家庭包括哪几类情况?
1)居民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个具有上海市户籍的,即可视为沪籍家庭。
2)沪籍家庭包含以下几类情况:
①沪籍人与沪籍人组成的家庭;
②沪籍人与非沪籍人组成的家庭;
③沪籍人与外籍人组成的家庭。
重点是只要一方是沪籍,就算沪籍家庭了
2.2.2.沪籍家庭购房的限购政策是什么?
1)沪籍人与沪籍人组成的已婚家庭,以家庭为单位限购2套住房;
2)沪籍人与非沪籍人组成的已婚家庭,以家庭为单位限购2套住房,首套房外地人单独登记在产证上,须提供符合网签日期前63个月内累计正常缴纳满60个月的社保或个人所得税税单;若购买二套房,则沪籍人必须登记在产证上;
3)沪籍与外籍人组成的已婚家庭,以家庭为单位限购2套住房,首套房外籍人单独登记在产证上,须提供符合有效期内在沪工作满1年的劳动合同或在沪就业证和满1年的税单;若购买二套房,沪籍人必须登记在产证上;
4)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沪籍已婚家庭,限购1套住房;
5)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沪籍已婚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
2.2.3沪籍单身包括哪几类情况?沪籍成年单身购房的限购政策是什么?
1)沪籍单身包括以下几类:
①沪籍成年未婚单身;
②沪籍离异单身;
③沪籍丧偶单身;
2)沪籍成年单身在本市未拥有住房的,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暂停在本市向其出售住房。
2.2.4对于上海在读博士的购房政策是什么?
非本市户籍人口因就学迁入学校集体户口的,若已婚名下在沪无房且为在沪在读博士,去学校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至学校开具博士在读证明,在沪可购入1套住房。
重点只要是在读博士且已婚的,在上海可以购买一套房产,是不是突然发现高学历还是蛮好的。
2.2.5驻沪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购房(需军官或以上级别)的购房政策是什么?
原籍非沪籍的驻沪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需军官或以上级别),若已婚名下在沪无房且提供军队团级以上政治部门开具的户籍证明,在沪可购入1套住房。
2.2.6外地户籍家庭购房的限购政策是什么?
1)在上海市范围内家庭名下无任何住宅类房屋且符合网签日期前63个月内累计正常缴纳满60个月的社保或税单的外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2) 拥有1套及以上本市住房的外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无法提供在沪符合网签日期前63个月内累计正常缴纳满60个月的社保或税单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
3)外地户籍单身带上海户籍未成年子女可以购买浦东新区的住宅一套
4)外地户籍成年单身限购。
重点外地人要再在上海买房必须缴满5年的社保,还是要已婚的状态,等这么久还是蛮辛苦的。
2.2.7外籍人士及港澳台地区居民的限购政策是什么?
外籍人士在上海市范围内家庭名下无房且符合有效期内在沪工作满1年的劳动合同或就业证、居留签注许可和满1年的税单;港澳台地区居民在上海市范围内家庭名下无房且在沪工作满1年的劳动合同或就业证、居留签注许可和满1年的税单或有效期内满1年的在沪学籍证明(这个目前没有操作过,不知道可行度有多高),可购入1套住宅类房屋 (即只能购买自用、自住的商品房,不能购买非自用、非自住的商品房,及投资性质的写字楼、商业物业)。
重点是外籍人只能买一套住宅性质的房子,一般还要缴房产税(除非有满3年的B类居住证)。
2.2.8未成年单独购房的限购政策是什么?
1)沪籍未成年:只要所在家庭不限购,一次性付款时,未成年可单独登记在产证上,购房需贷款时,则不可单独登记在产证上;
2)外地未成年:不可以单独登记在产证上;
3)外籍未成年:外籍/港澳台未成年不可以单独登记在产证上。
同时还出台了对于企业出售住宅的限制:
2016年3月25日,企业或单位签订网签合同购买的住宅,要是再一次出售,需要满3年之后再出手。
但是2018年04月上海的翠湖天地认筹中,出现很多以公司名义购房的客户,公布房源118套,总认筹385组,超过一半是公司认筹,214组,竟然超过了总认筹的一半,这在上海房地产市场中是史无前例的。原来市场上高端住宅已经没有“房票”了,很多人开始通过曲线救国,用公司名义进行买房了!
2018年7月2号,出台了针对企业购房的限购政策,同时对出售也做了更高的规定,要满5年之后。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企业限购的住宅主要是一手住宅,且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企业在上海成立必须满5年;②.企业在职员工必须10人以上且职工必须有正常的公积金和社保缴纳;③.在上海的缴税金额必须大于100万(若缴税金额大于500万,条件1和2可以不用满足);而企业和单位购买二手住宅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即没有套数限制,也不对企业资质作限制,但只能是境内企业,境外企业无法在上海购房。
直至今天,上海的限购也没有丝毫的动摇,一直坚持“住房不炒”这个中心思想,试想一下如果,上海放开限购又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景象,80后这批生力军现在已经变成了主力军,价格水涨船高,估计又会进入一个时代。
所以我觉得限购限的不是有钱人,限的还是“没钱买房”的人,国家出台了限购,无非就是想从价格上控制一下涨的幅度,让买不起房子的人觉得生活、工作以后还是有机会买的,但是随着物价上涨、消费水平提高,靠工资收入来凑足首付款的年代不复存在,没钱买房的人还是买不起;所以你的第一桶金在哪里、什么时候能挖到,就决定了你有几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