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犯罪的本质区别及民事欺诈罪的立案标准

近日,一则高铁吸烟案例再次刷屏,一位女士躲藏在高铁洗手间内吸烟被高铁服务人员发现,面对服务人员及乘警的质讯,该名女子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大声回击:“我犯了国法嘛!”

该名女子最终被处以治安管理处罚,接受了行政拘留及罚款,高铁吸烟的危害显而易见,但问题是,该名女子所谓的自己是否犯了“国法”,很多人无法明确,在此,就涉及到了一个法律问题:何谓国法?

事实上,大部分老百姓对于犯法的概念,仍然停留在“犯罪”这一层面,朴实的认为只有杀人放火、抢劫盗窃等较为严重的行为才称得上是“犯法”,出现这一认知误差的原因在于他们并未真正搞懂“违法”与“犯罪”的真正含义。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只有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行为,才能称之为“犯罪”,违反其他法律规定的,则被归结在“违法”的范畴内,当然,“犯罪”本身也是一种违法,只不过它的严重程度更深,处罚结果更重。

例如,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一名驾驶员驾车撞伤了一名行人。在这起案例中,驾驶员首先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这一行为属于“违法”的范畴,但是如果这名驾驶员同时饮酒属于醉驾的情形,那么这起案例就被纳入了《刑法》处罚的范围,因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本身就属于触犯了刑法规定的情形。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高铁吸烟的女子确实属于触犯了“国法”的情形,但并不属于“犯罪”,因此其接受的也仅仅是罚款及行政拘留处罚。

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巨大,我们有必要清楚其二者的概念,进而有效规避违法与犯罪的行为,做一名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晴天暖阳
上一篇 2025年7月9日 08:04
下一篇 2025年7月9日 11: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