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世界经济危机
1、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贫富差距过大;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股票投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 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3、 影响:(1)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
(2)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和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胡佛反危机措施失效, 甚至加剧了社会危机。
3、1932年总统选举, 罗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成功 。
2、措施:
措施 |
目的 |
整顿财政金融业 |
|
加强对工业计划的指导 |
|
调整农业政策 |
|
建立社会福利机构: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
|
用立法保护劳工权利 |
3、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改善了人民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
三、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变化: ①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②西方福利国家在二战后得到发展
③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得到发展
2、 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暂时避免了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的发生。
3、 局限: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如1973年黄金时期结束美国出现了经济滞胀的局面
四、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贸易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1)内容:①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金融机构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影响: 使国际货币有了统一的标准,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但加强了美国在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使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2、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1)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2)性质: 临时多边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存在诸多弊端
(3)作用: 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关贸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